新闻资讯

技术先行仍难解困境 污泥怪相何时休

   近年来为了使城镇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我国建设了许多污水处理厂,随着污水厂建设不断推进,污水处理率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污水厂产生的副产品——污泥的有效处理处置仍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

 2016年4月18日,一辆大巴停在了日本大阪市舞洲人工岛上的一座“童话城堡”前。69岁的讲解员吉田先生穿着蓝色工装,将一脸错愕的中国参观者迎进了会议室。这座有着蓝色烟囱、橙色外墙的“城堡”,是他们计划参观的舞洲污泥处理中心。每天,大阪市12座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约四千吨污泥(含水量98%),通过地下管道流入这里,经过脱水、干燥、熔融,变成25吨无害的黑色颗粒状熔渣。

 自2007年建成以来,舞洲污泥处理中心已接待参观者近两万人次。吉田很享受“污泥”与“城堡”的巨大反差在参观者脸上造成的表情变化。

 “你们的问题,我有的答不出来。”吉田不明白,为什么比起污泥处理技术和工厂外观,这群中国人更关心在他看来理所当然的问题:“你们建设、运营的钱从哪里来”“你们厂是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你们和政府关系怎么样”“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会不会打架”……

 吉田不知道,这些问题正是中国污泥处理与处置困境的症结所在。

 住建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曹燕曾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近50%的城市污泥未做到无害化处理。

 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

 说起水污染,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生活污水、高排污的化工企业、建筑垃圾对水质的污染。然而,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的污染却鲜有人知道,而且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城市早已“污泥围城”。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即使经过污泥浓缩及消化处理,含水率仍高达96%。这些污染物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以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当然,被污染的水体中,也会有污泥存在。

 城市污泥的危害比想象的要严重。首先,没有及时处理的污泥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由于目前国内城市污泥产量过大,许多污泥处理场不得不将污泥露天堆放,而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容易散发出臭味。因此,在夏天,污泥处理厂就成了蚊虫滋生的天堂。曾有报道称,北京庞各庄污泥堆肥厂“一到夏天蚊虫苍蝇铺天盖地,每年光灭蚊就需要农药三四吨。”

 其次,重金属含量高,容易污染土壤。不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会汞超标,究其原因,可能是混入了生活污染源中的含汞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导致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Z后,污泥含水率高。未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污泥含水率也高达80%,造成运输成本高、堆放面积大,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这也是为何中国的垃圾填埋场,不喜欢处理污泥的原因。中国水协排水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向平、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等专家学者更是认为,“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

 重拾厌氧技术

 在国内,一直备受冷落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正在被重新“捡起来”。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殿海表示,技术复杂、运营管理难度大、投资大、缺乏政策标准等是厌氧消化在我国屡屡受挫的原因。据他透露,国家将开始着手建立重点实验室,针对此前运行中的问题,对相关技术、装备、规范、污泥处置去向等问题展开研究。

 “有机质含量低、高含砂量是制约我们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采用国际上传统技术的一个瓶颈。”戴晓虎表示,有机质低直接影响厌氧等处理方式的效率;而我国污泥不仅含砂量很高,更重要的是砂粒径分布比较小。“我们经过分析,发现含砂的成分就像面粉,这与国外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国污水污泥泥质的差异带来了处理技术应用方面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对泥质的研究也还不够。“说直白一点,是在污泥的泥质研究、污泥的统计分析等方面还比较缺乏。”

 针对这一现状,戴晓虎认为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我国污泥泥质的特殊性,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在技术上有更好的创新。这对于相关企业是个全新的机遇。”

 首先是相关的技术和装备有待提升。这其中包括:目前还缺乏针对低有机质污泥有效的处理技术;传统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好氧发酵、厌氧消化等,在技术本身和装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杨殿海表示,目前国内40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中有60余座建了厌氧消化设施,但运行的也就约20个。“和国外相比,这个比例是很不相称的。而国内在厌氧设施上确实遇到了不少技术问题。”但他同时强调,为什么国外用得不错的技术在国内就是做不好,除了泥质的差异外,还有不少原因。

 行业管理政策的短板

 在业界资深人士张虎明看来,“由于污泥本身大量来源于污水,其根本还是市政工程,脱离不了政策支持。所以PPP模式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PPP繁荣表象却难以掩盖市场虚火,政策上的缺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由此也曾引发出政企交恶事件。而如若说突然提高的标准导致双方合作不欢而散,那么在标准制定上,则又出现了令出多门的怪相。

 环保部要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时的指标为含水量80%,含固体量20%,此外,还出台了填埋标准,即含水率不超过50%。但与之对应的是质检部门也提出的标准——含水量40%,含固体量60%。具体参照哪个标准使从业者面临很大的困惑。但无论执行哪项标准,对污泥的约束肯定是更严格必然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但当下各地政府财政能力、诚信度不一而同,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承担这笔资金,相应机制并没有理清“谁”该承担污泥成本。

 “这对企业来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名企业负责人指出。一般来说,污泥处理的投资建设成本是10-30万元/吨,运营成本差不多要200-400元/吨。以万吨污水产生1.6吨干固体计算,吨含固率18%的湿泥折合污水1125立方米。

 这就是说,如果将填埋税定位在400元/吨水平上,意味着每吨污水应承担0.36元的污泥处置费,这一数值相当于目前平均污水处理费0.7元的1/2。在国外,污泥设施投资占污水厂建设成本的40%,处置成本占1/3-1/2,以此比例,我国的污水处理费如果收到1.2元/立方米,应已有了污泥处置的充分保证。然而,在一些污水处理费早已收到此水平的省市,污泥处置费看起来好像还是没有着落。

 相关专家表示:“污泥处置和垃圾发电、厌氧发酵等固废处理处置方式一样,需要有两个支点,一是环境标准,二是处置费。环境标准是规范所有处理处置的游戏规则,处置费就是游戏中的筹码,两者缺一不可。”

  (本文综合能源杂志、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环境报)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本文网址: http://www.lwhb.com.cn/news/293.html

相关标签: 污泥处置,污泥脱水厂家,污泥脱水